当前位置:首页>‌文化旅游>正文

无锡油面筋跻身 江苏老字号 名录 百年油锅翻滚出江南最酥脆的市井风情

时间:2025-06-26作者:无锡新闻网阅读:21分类:‌文化旅游

  在无锡南禅寺旁的巷弄里,67岁的老师傅王金福正用长竹筷翻动油锅中的面筋,金黄色的圆球在菜籽油中欢快跳动。"这锅老油是传了三代的宝贝,每天要滤渣补新才能保持香度。"王师傅捞起膨胀如拳的面筋,空气中顿时弥漫着浓郁的麦香。这道承载着无锡人集体记忆的街头美食,近日被江苏省商务厅认定为"江苏老字号",其"外酥里嫩、吸汁不烂"的独特技艺引发中国烹饪协会专家的重点关注。

1.png

  据无锡市餐饮行业协会统计,全市现有油面筋作坊28家,年消耗高筋面粉超5000吨。与其他油炸食品不同,无锡油面筋必须选用江淮平原的冬小麦粉,经过"三揉三醒"工艺,油温要严格控制在180-190度。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今年"面筋塞肉"菜品搜索量增长320%,老字号"穆桂英美食"推出的面筋火锅套餐日均售出800份。在快手"无锡味道"话题下,老师傅用剪刀剪开面筋灌肉馅的视频获得2.8亿次播放。正在拍摄《早餐中国》的摄制组透露,镜头下面筋在砂锅中吸饱汤汁的画面,完美诠释了"素菜荤做"的烹饪智慧。

  现代食品工艺让这道传统小吃突破时空限制。无锡地铁三号线开通的"面筋专列",每天向周边城市输送2吨新鲜面筋。本地企业研发的冻干面筋泡,通过低温脱水技术保留了85%的酥脆口感,新推出的麻辣和芝士口味成为露营爱好者的"野炊神器"。梁溪区文旅局宣布,即将开放的"面筋博物馆"将用AR技术复原民国时期"挑担叫卖"的市井场景。

  "咬破酥皮的咔嚓声,就是无锡早市的闹钟。"专程从多伦多回来寻根的华裔青年林晓阳,在巷口接过刚出锅的面筋时眼眶泛红。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更多食客正沿着青石板的纹路,来探寻这沉淀于市井烟火中的味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