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在无锡灵山博物馆拉开帷幕。"千年龙门 遇见灵山"——"梵境双辉"龙门石窟与灵山胜境艺术对话展暨2025灵山博物馆季正式启幕,为公众呈现了一场融合魏唐石刻与当代艺术的视觉盛宴。
这场展览由中国两大佛教艺术圣地——龙门石窟研究院与无锡灵山博物馆联合打造,精选了76件(套)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展品,其中包括多件珍贵流散文物"身首合一"的复位成果和精美的魏碑数字拓片。展览现场,通过3D打印复刻、线扫描等高精度技术,将龙门石窟代表性的造像、塔龛、壁画和碑刻题记"搬"到了江南水乡,让观众无需北上洛阳就能领略千年石刻艺术的震撼魅力。
展览中一个有趣的亮点是"胜利之手"与"萌佑佛手"的文创对话。"胜利之手"灵感来自龙门石窟著名的"剪刀手"佛像,而"萌佑佛手"则源于高达88米的灵山大佛。未来,两馆还将在文创开发、学术研究、教育资源联动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灵山博物馆执行馆长秦伟平介绍,展览以"时空对话"为核心,综合运用多元艺术形式与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叙事空间。龙门石窟副研究馆员高俊苹表示,展览中不仅完成了"最美观世音"等造像的虚拟修复,还通过检测分析残存颜料,用传统装彩工艺与矿物质成分复原了彩绘。
随着展览开幕,2025灵山博物馆季也同步启动。未来数月,博物馆将推出"遗珍·禅韵"无锡非遗艺术联展,集结惠山泥人、精微绣等9大非遗项目,同时推出XR大空间体验项目《山河社稷图》,让游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穿越"千年历史场景。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末,期间还将举办多场学术论坛与公众教育活动,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南北对话与跨时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