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无锡市教育局发布最新儿童入学政策,聚焦外来人员子女教育权益保障及教育资源优化,推出六项创新措施,进一步提升城市教育服务品质,助力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
一、放宽入学门槛,强化兜底保障
新政策明确,未落户无锡的外来人员,若父母一方持有本市居住证满3个月(截至入学当年8月30日),其子女可零门槛进入公办学校、政府全额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或普惠性幼儿园就读;选择保障型民办学校的,取消居住证和社保时限要求。此举旨在降低入学条件,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
二、推行“长幼随学”,便利多孩家庭
针对多孩家庭,无锡首创“长幼随学”双向政策:家长可申请将弟弟妹妹安排至哥哥姐姐所在学校,也可申请哥哥姐姐转入弟弟妹妹就读的学校。教育部门将优先保障同一家庭子女同校就读,缓解家长接送压力。
三、优化港澳台人员子女入学待遇
常住无锡的港澳台居民子女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已购房产者按施教区入学;无房产者参照外来人员政策安排。符合条件的港澳台高端人才子女还可享受“太湖人才”子女同等优待服务。
四、简化入学流程,实现“一网通办”
2025年起,家长通过“锡学通”平台可一站式办理幼儿园、小学、初中入学报名,实现材料精简、信息一次采集、全流程线上办理,大幅提升服务效率。
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无锡持续加大学位建设力度:2024年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4所、幼儿园9所,改扩建高中5所,普高学位供给率已达65%;3所新建高中分校预计2026年投用,届时普高学位供给率将提升至70%。此外,今年新增2500个普惠托育学位,覆盖2-3岁婴幼儿,延伸学前教育服务链。
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各校通过家访、线上沟通等方式,为外来人员家庭提供个性化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提升育儿能力,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政策意义与未来展望
无锡市教育局表示,新政通过降低门槛、优化服务、扩容资源等举措,既保障教育公平,又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到2026年,随着普高学位供给率提升至70%,无锡将更好地满足市民“上好学”需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