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无锡市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与业态创新,推动步行街从传统商业载体转型为“历史+潮流”的复合型消费空间。目前,崇安寺、南长街、大成巷等核心步行街区已成为城市活力与人文底蕴的集中展示窗口。
一、历史街区焕活:千年运河与时尚消费共生
南长街步行街凭借5.5公里的古运河景观带,通过灯光设计与业态升级,打造出“昼观历史、夜赏光影”的全时段文旅体验。清明假期期间,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取景地清名桥主舞台优化回归,配合无锡民族乐团的“诗画清名·乐动江南”主题演出,单日吸引超万人次打卡。街区保留青石板路与古建筑群的同时,引入网红餐饮、文创市集等业态,形成“老门槛+新消费”的独特生态。
大成巷步行街作为连接中山路与解放西路的枢纽,在2025年完成二次翻新后,通过“微改造”保留13年前旧城改造时的建筑肌理,新增艺术装置与互动展览区,成为年轻人钟爱的“怀旧与潮流碰撞地”。
二、夜经济繁荣:政策赋能点亮“烟火气”
无锡市2025年推出《外摆位设置管理指引》等政策,允许湖滨商业街、1969创意工坊市集等30余个商业体设置规范化外摆区。湖滨商业街某龙虾店通过10米外摆位实现单晚7万元营收,占全天总额85%;1969创意工坊市集依托老厂房改造,在夜樱树下的外摆区推出火锅、啤酒等主题消费场景,形成“工业风+烟火气”的新地标。
清明小长假期间,腾讯音乐人银河快递在阿炳故居旁举办露天音乐会,吸引数千名乐迷参与,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增长超30%。
三、精细化管理:平衡秩序与活力
无锡城管部门通过“前置服务”模式,对外摆区域实施“一街一策”管理。例如,湖滨商业街要求外摆位不得占用交通要道、禁止露天烧烤,并通过物业统一申报简化审批流程,实现商户合规经营与市容整洁的双重目标。新吴区江溪街道则依据《十允许三服务政策》,在1969创意工坊市集放宽门头店招设计限制,允许个性化标识与灯光组合,激发商户创意。
四、文化地标重塑:从商业街到城市记忆载体
崇安寺步行街作为无锡“城市原点”,通过春节主题布景与皇亭小吃非遗展示,强化“老城核心”的文化认同。2025年春节期间,街区以花灯、年俗市集营造浓郁年味,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8万人次。
惠山古镇则将夜游与非遗体验结合,推出“乘船夜游+船菜品鉴”项目,游客可在古运河上欣赏锡剧表演,同步带动本土餐饮品牌曝光度提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