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无锡太湖之滨的蠡园,作为江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之一,近日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赏荷时节。这座始建于1927年的历史名园,以其精巧的园林布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持续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在第三十八届蠡园荷花节期间,景区单日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1万人次,创下开园98年来的新纪录。
漫步蠡园,处处可见匠心独运的园林景观。园内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蜿蜒曲折的长廊、精巧雅致的亭台楼阁,无不展现着江南园林的独特韵味。今年新修缮的"千步长廊"重现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每个转角都是一幅画,太有江南味道了。"来自杭州的摄影爱好者张先生赞叹道。景区管理处透露,今年已投入800万元用于古建筑维护和景观提升,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好评率达96%。
荷花是蠡园夏季当之无愧的主角。园内30余亩荷塘种植了100多个品种的荷花,其中不乏"太空莲""并蒂莲"等稀有品种。清晨时分,晨练的市民和早到的游客已经聚集在荷塘边,欣赏"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为丰富观赏体验,景区特别增设了3处观荷平台和2条水上栈道,让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荷花的魅力。数据显示,荷花节期间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达6000人次,较平日增长3倍。
文化体验活动为传统园林注入了新活力。每周举办的"蠡园夜话"文化沙龙,邀请专家学者讲述园林艺术和无锡历史,场场座无虚席。今年新推出的"非遗体验日"活动,让游客可以亲手尝试惠山泥人、留青竹刻等传统工艺。"既能赏景又能学手艺,这样的体验很特别。"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赵女士表示。景区还特别设计了AR导览系统,游客通过手机就能看到历史场景的数字化重现。
智慧服务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新升级的电子票务系统实现"刷脸入园",平均入园时间缩短至10秒。园内增设了20处智能讲解点,提供中英日韩四语服务。为保障游客安全,景区建立了全覆盖的智能监控系统,并在主要景点配备了10台AED急救设备。这些便民举措获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蠡园的文化价值日益凸显。景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守护好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同时,为游客创造更丰富的文化体验。这座承载着无锡城市记忆的江南名园,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