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江南晚报 2025年4月12日
近期,无锡市因文旅消费热度攀升成为长三角旅游热门目的地,但随之暴露的“宰客”现象引发关注。记者调查发现,景区门票倒卖、高价商品销售、老年旅游团诱导消费等问题仍存,监管部门正通过专项整治与市场优化双管齐下,净化旅游消费环境。
一、门票倒卖:“黄牛”团伙花样翻新
2024年9月,无锡警方在“太湖云盾”行动中捣毁一倒卖融创乐园门票的“黄牛”团伙。该团伙以售卖泳衣、玩具为掩护,利用非法收集的身份证信息囤积门票,再以每张加价200-400元的价格转售游客,17名涉案人员被抓获。此类行为导致景区“一票难求”,扰乱市场秩序。
二、餐饮高价陷阱:从“天价话梅”到隐性消费
2024年10月,某酒店被曝出售“天价话梅”,10颗收费88元(单价8.8元/颗),引发消费者投诉。类似事件并非孤例,2015年青岛“天价虾”风波后,无锡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价格巡查,但部分商家仍通过模糊标价、捆绑销售等手段牟利。
三、老年旅游团诱导消费:酒类“投资”骗局
2021年,上海游客田女士参加无锡老年旅游团时,被带至某酒庄购买高价封坛酒,销售人员以“赠送原始股”为噱头诱导其消费2万元。经滨湖区市场监管局介入,涉事企业退款。此类营销模式多针对老年群体,利用信息不对称实施诱导。
四、监管升级:从专项整治到长效治理
为遏制乱象,无锡市市场监管局2025年启动“美食之都 购物天堂”专项行动,严查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同期推出58个文商体旅消费新场景,规范首店经济、老字号等业态,并聘任“消费推广大使”强化社会监督。
五、专家呼吁:理性消费与行业自律并行
业内人士指出,旅游市场乱象需多方协同治理:
消费者:提前核实门票官方渠道,警惕“低价团”“免费游”陷阱;
商家:明码标价,杜绝“会场营销”等诱导模式;
监管部门:加强热门景区巡查,建立“黑名单”制度。
结语
无锡正以“硬监管”与“软服务”重塑旅游形象。2024年国庆期间,全市4家5A级景区接待游客75.9万人次,夜间文旅、文博展览等优质供给提升游客体验。未来,如何在流量激增中平衡服务质量,将是这座“太湖明珠”持续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