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专栏>正文

无锡:长三角与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窗口

时间:2025-04-24作者:无锡新闻网阅读:18分类:新闻专栏

  一、融合背景与战略定位

  长三角与大湾区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均为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核心地区,各具特色且互补性强。

  无锡的战略定位‌:无锡率先成立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叠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建设,在产业协同、科技攻关、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53.png

  二、合作成果与现状

  合作项目与金额‌:据统计,目前无锡与粤港澳大湾区间的代表性合作项目达93个,合作金额超过1560亿元。

  合作领域‌:无锡与粤港澳大湾区在科创、产业、金融、人文等各方面的合作持续深化,双方在产业链、创新链上合作发展,更有利于合作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三、无锡的主动对接与战略实施

  历史渊源‌:无锡与粤港澳大湾区渊源深厚,早在1978年,无锡无线电五厂就与香港华电有限公司签订了电子钟、收音机来料组装合同,开两地经贸合作先河。

  投资合作‌:近年来,无锡以“开路先锋”的姿态主动对接大湾区,无锡—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合作大会在深圳举行,活动促进了双方在科创、产业、金融、人文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产业协同‌:无锡构建多个地标产业和优势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增至7个,形成既有“引进来”,也有“走出去”的局面。

  四、无锡的创新合作模式

  物联网产业‌:无锡物联网的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代表企业如远景智能公司,在香港设立办公室,利用新能源+数字化技术,提供楼宇能耗、能效与碳排放难题的解决方案。

  “科创飞地”‌:无锡与大湾区多所高校合作设立“科创飞地”,引导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利用大湾区的创新资源,与大学、科研院所加强项目和技术合作。如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无锡创新中心,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合作研发了基于华佗GPT技术的AI智能导诊系统。

  双向赋能创新格局‌:无锡通过在大湾区设立“科创飞地”,推动更多原创性科研成果在无锡太湖湾转化,构建“孵化在大湾区、转化在太湖湾”“研发在大湾区、产业化在太湖湾”的双向赋能创新格局,已产生多家孵化落地企业和在孵企业。

  五、总结与展望

  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与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窗口,通过主动对接、深化合作、创新模式,已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无锡将继续保持各自特色又相互交融,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