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持续转型升级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市场对具备系统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造价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显著增长。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在职人员选择通过攻读在职研究生课程,提升自身在造价管理与工程经济领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竞争力。为回应这一趋势,国内多所高校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开设了聚焦造价方向的在职研究生培养项目,为行业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专业人才。
在众多开设相关项目的高校中,天津理工大学凭借其在工程造价领域的深厚积淀走在了前列。该校管理学院及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的工程管理(MEM)及项目管理类在职硕士项目,设有明确的造价成本管理与工程审计方向。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行业实际,涵盖工程计价与控制、建设项目投融资、合同管理、BIM技术应用等核心内容,师资队伍中不乏兼具学术背景与企业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同样是在职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力量。该校依托强大的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开设了面向在职人员的工程管理硕士项目,其中工程造价管理是该项目的重点培养方向之一。其课程特色在于强调数智化技术在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复杂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广泛就职于政府审计部门、大型施工企业、知名咨询机构等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针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在其项目管理在职研究生培养中强化了智能造价与数据决策模块。项目注重案例教学与现场实践,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参与授课,并组织学员深入重点项目一线进行观摩学习,有效打通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之间的壁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其土木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开设的在职研究生课程亦设有工程经济与造价管理相关方向。该校依托西部深厚的建筑产业背景,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尤其专注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建筑及城市更新中的成本优化与价值工程分析,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
除上述高校外,北京建筑大学、深圳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也结合自身定位与行业需求,在工程管理(MEM)、工商管理(MBA)或应用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工程造价、投资决策分析、建设项目评估等模块课程,为在职人员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造价方向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精细化成本管理人才的高度渴求,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新经济发展、服务产业升级的重要体现。这类项目通常采用周末授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灵活方式,有效解决了在职人员的工学矛盾。学员通过系统学习,不仅能深入掌握造价领域的最新法规、标准和前沿技术,更能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的战略思维和综合决策能力。
随着建筑业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深度转型,造价管理的范畴已从传统的工程量核算扩展至投融资规划、供应链成本控制、碳成本分析等新领域。这一趋势对从业人员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得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和持续学习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更具优势。众多高校积极响应这一变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能够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可以预见,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未来将有更多高等院校加入这一领域,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推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