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逐步推进,众多考生关注的焦点之一便是经济类专业硕士初试数学部分所涉及的“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与传统的数学三科目不同,396经济类联考更侧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数学基础与写作能力,自推出以来逐渐成为部分高校经济类专业招生的选拔方式之一。那么,在2017年的考研院校中,有哪些学校明确采用了396经济类联考作为初试科目呢?
据了解,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最早于2011年起在部分高校试点推行,其主要面向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的考生。这一考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高难度数理计算的要求,更加强调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吸引了不少数学基础较弱但逻辑和写作能力较强的考生报考。
2017年,全国范围内确定使用396经济类联考的高校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覆盖了多所财经类名校和综合性大学。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均在其招生专业目录中明确列出了适用396科目的专业。此外,一些地方性财经院校和综合类高校的经济学院、金融学院也逐步加入这一行列,如辽宁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
从地域分布来看,采用396联考的院校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高等教育资源较为密集的区域,尤其以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高校居多。这一分布特点也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求结构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校仅在其部分经济类专业中采用396联考,而另一部分专业仍保留数学三考试,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仔细阅读招生简章,明确具体考试科目要求。
教育专家分析,396联考模式的推广反映了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正在向多元化、应用型方向改革。其考试内容涵盖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和写作三部分,不仅能够评估考生的学术潜力,也更贴近实际经济工作中对分析、判断与表达能力的需要。这一变化对考生备考策略提出了新要求:除了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外,还需加强逻辑题型的训练和议论文写作的练习。
对于考生而言,选择报考396院校既是一次机遇,也意味着挑战。一方面,考试难度相对数学三更为平缓,更适合跨专业或数学能力偏弱的考生;另一方面,由于报考热度逐年上升,竞争压力并未减小,尤其在热门院校和专业中,高分考生依然云集。因此,明确目标、科学备考仍是成功的关键。
总体来看,2017年考研396院校阵容保持了稳步扩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这一选拔模式中,为考生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未来,随着招生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经济类专硕招生有望在公平性与科学性之间找到更佳平衡,更好地服务于高层次经济人才的培养与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