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专栏>正文

大连哪些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比较好

时间:2025-09-14作者:无锡新闻网阅读:0分类:新闻专栏

  在大连这座滨海城市的高校招聘会上,软件园区企业的技术主管张先生刚刚结束与一名应届生的面试,他感慨道:“这几年大连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确实有了明显提升。”这番评价背后,折射出大连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创新探索。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科教中心和软件产业基地,大连多所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输送着高素质人才。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该学院注重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与英特尔、IBM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前沿技术。近年来,学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方向加大投入,牵头建设了辽宁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院,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提供了宝贵机会。毕业生中涌现出众多行业精英,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企业CTO等,就业质量常年保持较高水平。

  与之毗邻的大连海事大学则充分发挥行业特色,在航运信息化、物流大数据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智慧航运与物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将计算机技术与航运业务深度融合。学生在学习传统计算机课程的同时,还能接触到船舶智能导航、港口自动化等特色课程。学校与中远海运、大连港集团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毕业生在航运物流IT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位于黄海之滨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的代表,其计算机专业建设别具一格。学院依托东软集团产业背景,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TOPCARES教育模式,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过程。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能参与东软及其合作伙伴的实际项目开发,积累工程经验。学院还开设了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方向的专业模块,与IBM、SAP等企业共建实验室,引进企业导师参与教学。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体现了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

  大连大学作为市属综合性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注重与地方产业结合。该校依托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优势,与华信计算机、文思海辉等本地知名IT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专业课程设置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开设了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测试等实用方向,毕业生在大连本地就业市场具有较高认可度。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日本、韩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机会。

  大连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则将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特色相结合,在轨道交通信息化、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形成研究优势。学院拥有辽宁省轨道交通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参与多项国家轨道交通重大项目的技术研发工作。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核心课程的同时,还能接触到列车通信网络、交通大数据分析等特色内容,毕业生在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就业前景广阔。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则侧重教育信息化方向,将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学院设有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承担多项国家级教育信息化项目,开发了多款应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软件产品。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智慧校园、在线教育平台等项目的开发实践,就业方向涵盖教育科技企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领域。

  这些高校计算机专业虽各有侧重,但都注重与产业界的联动合作。大连软件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本地高校与产业园区已形成良性互动,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提供实习岗位,学校则根据产业需求调整培养方向。”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更加契合,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起薪水平逐年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连高校计算机专业也在积极转型创新。多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专业,更新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各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设立创客空间、孵化基地,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纵观大连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既有老牌高校的深厚积淀,也有应用型院校的特色创新,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些专业正在为大连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提供人才支撑,也为学子们搭建起实现梦想的舞台。在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大连高校计算机专业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